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社会组织如何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郑州日报    责任编辑:信息编辑部     时间: 2022-06-27
[字号: ]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以来,围绕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郑州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郑州市的社会组织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社会组织数量较少,但发展势头良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身建设能力等显著增强。日前,我市发布了《郑州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要结合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分层分类施策、选好树好典型,加快构建“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的“一元”带“多元”基层组织架构,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高质量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更好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这为加快我市社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实现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此,要提升社会组织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力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力。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确保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首先,适当使党员发展指标向社会组织倾斜,规范目前社会组织中党员关系的转接以及注重接收一批优秀党员加入等方式壮大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队伍;其次,坚持优中选优,以内部推荐及上级指派等多种方式配强社会组织的党支部书记;同时,定期对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同志进行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政策理论学习培训,全面增强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更加紧密,确保社会组织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是加强机制创新,推进社会组织运行的规范化进程。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既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一是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如完善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法规体系,有效避免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社会组织乱而无序、资源分配不科学、职责不明晰等问题。二是要对社会组织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各级党委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各种公共事件过程中,能够及时、公开、透明地对物资、捐助、人员调配等情况进行实时公布,加强自律,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三是完善社会组织保障机制。一方面是对参与社会组织人员的安全性通过社会保险、抚恤优待等多种方式给予保障,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就业、继续教育等方面适当予以照顾;另一方面通过正向激励激发社会组织在参与应急事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生存环境。

三是加快人才培育,提高社会组织建设的专业化水平。要想使社会组织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人才;社会组织“社会化、专业化”的建设目标最终必然要靠人来实现。为之,一要拓宽思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全方位引进各领域优秀人才参与到社会组织中;二要按照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综合因素考虑,对社会组织的人员进一步细分,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地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达到需求领域全覆盖、人才术业有专攻;三要定期对社会组织的人员进行实战考核、专业技能大练兵,提升其应急处突能力,保证随时可以参与到应急事件处置当中;四是保证一部分高水平、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管理层,提高社会组织决策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增进社会认同,树立社会组织活动的公信力。当前,人们对社会组织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导致有应急事件发生时,公众对于正规社会组织缺乏应有的信任,这样一方面会挫伤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对救援进度产生影响。因此,要多渠道树立社会组织公信力:一是严格社会组织准入机制,加大“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工作力度;二是鼓励、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多参与日常社会治理活动,例如下沉社区或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加公众了解和认识社会组织的频次和机会;三是发掘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组织,选树一批优秀典型,通过官方渠道进行表彰奖励,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等进行广泛宣传,切实增强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提高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

五是构建智慧平台,赋能社会组织数字化发展。依托“互联网+”,实现社会组织数字化发展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社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一是资金来源上,通过智慧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吸引更大范围公众参与,达到资金来源、活动影响力、受益人群等实现大幅提升;二是资源分配上,通过智慧平台,使一部分官方信息及时同步更新,方便应急事件处理时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减少救助内容重复,使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进而保障救援的时效性;三是通过智慧平台对社会组织各项信息定期“体检”并给出结论,建立网上审查监督平台,方便群众查询,以利于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管约束与服务。

(作者王四炯,郑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张丹青,郑州市委党校巩义市分校教师)

【字号: 打印本稿 关闭
友情链接: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郑州市人民政府   |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郑州市信息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承办:郑州市信息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中原路98号 电话:0371-67970699 Email:zzipa0371@163.com
豫ICP备12018572号